友情链接
全国服务热线

筑业网 > 行业资讯
热门资讯
贡献排行
甲方问监理怎么对工程进行监理的?监理应该如何回答?
一、监理现场管理的核心框架
1. 事前控制:预防为主
方案审查:审核施工组织设计、专项方案(如基坑支护、模板工程)及分包单位资质,确保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。
材料与设备监管:对进场材料进行见证取样(如钢筋、混凝土),核查质量证明文件,不合格品严禁使用。
技术交底:组织设计、施工、监理三方交底,明确施工标准及验收要求。
2. 事中控制:动态监督
质量监管:
▪ 旁站:对关键工序(如桩基施工、混凝土浇筑)全程监督,记录施工参数。
▪ 巡视与平行检验:每日巡查施工工艺(如模板安装、防水施工),独立抽检材料及工序质量。
▪ 整改闭环:发现质量问题下发监理通知单,跟踪整改并复验。
进度管理:
▪ 计划跟踪:对比实际进度与总进度计划,分析偏差原因(如资源不足、设计变更),协调调整施工顺序。
▪ 风险预警:识别工期延误风险(如恶劣天气、供应链问题),提前制定应对措施。
安全管理:
▪ 日常巡查:检查临边防护、临时用电、起重机械等,签发安全整改单并监督落实。
▪ 应急管理:参与应急预案演练,督促安全培训及演练。
3. 事后控制:验收与归档
分部分项验收:按规范进行隐蔽工程验收(如地基验槽、钢筋隐蔽),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。
竣工验收:组织预验收,核查竣工资料完整性,协助完成备案。
资料管理:归档监理日志、检测报告、会议纪要等,确保可追溯性。
二、监理现场管理的具体手段
1. 技术手段
测量与试验:复核施工放样、标高控制,独立进行混凝土强度、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。
信息化工具:应用BIM模型、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及质量。
2. 管理手段
指令文件:通过监理通知单、联系单明确整改要求,必要时签发停工令。
协调机制:定期召开监理例会,协调设计变更、施工冲突等问题。
3. 制度保障
持证上岗:监理人员需具备注册证书及专业资格。
责任追溯:实行工序签名确认制,确保责任到人。
三、监理对建设方的价值体现
1. 风险防控:通过全过程监督降低质量事故、工期延误及安全事故风险。
2. 成本优化:避免返工及无效投入,控制变更费用。
3. 合规保障:确保工程符合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,规避法律纠纷。
总结示例
“监理对现场的监理工作遵循‘预防为主、过程控制、严格验收’原则,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:
1. 事前把控:审查施工方案与材料,明确技术标准;
2. 过程监管:通过旁站、巡视、平行检验确保质量与安全,动态跟踪进度并协调资源;
3. 闭环管理:分阶段验收、整改问题,归档资料以备追溯。
监理以专业能力和制度规范为建设方提供质量、进度、安全的全方位保障。”
通过以上回答,可清晰展现监理工作的系统性、规范性及对工程目标的支撑作用。
来源:监理等
友情链接
全国服务热线